专业简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自动化专业立足航空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构建"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航空应用"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体系。本专业通过内嵌机器人工程与航空智能装备两大隐性方向,引导学生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发展,形成了"航空特色鲜明、机器人技术突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河南省导航制导控制研发中心及工业机器人创新平台,强化学生在航空电子系统、无人机控制、工业机器人集成等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深度融合河南省智能制造产业链需求,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培养掌握智能检测、自动化设备运维等专项技能的新工科人才。通过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特色学科竞赛,全面提升学生在航空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毕业生能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控制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开发、部署应用、运行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基础等。
学制与学位:本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荣誉:自动化专业依托学科优势,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专业教师团队荣获河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比赛中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招生状态:起始于2009年,在招。
办学条件:自动化专业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和科研设施,包括过程控制实验室、智能控制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系统、飞行仿真平台等设备。专业依托河南省航空航天导航制导研究中心,金橙科技有限公司、信盈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航空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践机会。师资队伍中包括航空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等方向的专家,结合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去向: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面向航空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工业集团、机场设备企业、无人机公司等从事航空电子系统维护、飞行控制设备研发等工作;在智能制造企业、机器人公司等担任自动化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在电力、轨道交通、汽车电子等行业从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部分毕业生进入格力、宇通客车等知名企业,或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此外,本专业考研率稳步提升,不少学生进入西工大、中航大、杭州电子等高校继续深造,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优秀校友:
吕彤辉 2014级自动化专业

在校期间,获得飞思卡尔比赛华北赛区二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作为无人机飞控、导航团队成员参与学校无人机系统研发,参与设计本专业实训课中的单片机套件开发。2017年,创办河南矩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核心发明专利机动车远光灯违章检测及抓拍系统,该项目在郑州高识智能公司运营,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取得多项公安部权威检测报告,产品已在全国数十个省份应用,市场份额屈居榜首。由矩特科技运营的实物化编程机器人先后被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并与宇通等多家单位深度合作。
赵珍珍 2011级自动化专业

河南商丘人。现任中原龙浩航空有限公司培训管理工程师,第二团支部副书记。大学期间,曾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荣获2015年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一直从事民航维修培训工作,曾就职于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扎根一线,深入研究机务人员岗位胜任力系统培训、开拓创新举办多次大型机务赛事,为民航维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获得了海航技术董事长基金奖、海航集团优秀党员等称号。2020年,她毅然决然回到老家河南,投身中原民航事业发展,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她终保持着优良的维修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连续2年获得公司优秀教员和河南航投优秀党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