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亚龙博士在航空齿轮抗疲劳制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表面渗碳与喷丸复合强化对航空齿轮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国际疲劳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论文采用高温渗碳与气动喷丸复合强化方法,提高航空齿轮疲劳性能,同时系统性地研究了复合强化前后齿轮试样的表面完整性和疲劳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强化在提高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和残余压应力的同时降低了材料晶粒尺寸,齿轮试样的疲劳极限由720MPa提高到890MPa。此外,研究在建立表面完整参数与疲劳极限的基础上,揭示了残余压应力抑制疲劳裂纹扩展的强化机理。
裂纹抑制机理
论文详见:https://doi.org/10.1016/j.ijfatigue.2022.107488
张亚龙博士长期从事极端服役条件下航空基础件先进抗疲劳制造技术及可靠性理论研究,在表面强化、残余应力分析、材料微观性能、疲劳失效机制和理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航天科工集团企业委托项目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担任CIRP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机械工程材料》、《柴油机》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我院刘学申博士在轴承摩擦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成果《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增强丁腈橡胶水润滑摩擦性能机理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磨损(WEAR)》(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
为了提升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论文研究了碳纳米材料的维度以及其与基体材料间的界面作用对丁腈橡胶在水润滑环境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表明,二维层状结构Gra更容易从NBR基体中析出形成润滑膜,有效降低摩擦系数,一维结构的CNTs更易“锁住”NBR分子链,更有效的抑制材料表面磨损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研究揭示了纳米粒子维度和界面作用对丁腈橡胶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轴承性能的提升提供理参考。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增强NBR磨损性能机制
论文详见:https://doi.org/10.1016/j.wear.2022.204334
刘学申博士的研究方向为摩擦学、分子动力学,致力于聚合物摩擦磨损、摩擦振动与噪声抑制、聚合物摩擦学行为分子模拟等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2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
近年来,我院聚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和机械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党政班子主动谋划,全院教职员工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实现高水平研究成果持续突破。两位博士教师的研究是学院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成果,也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科研成果,标志我院在机械领域研究方面的巨大进步,增强了我院的国际影响力。